當我們受到啟發(fā),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語文教師學習培訓的心得體會,歡迎閱讀!
我參加了這次小學語文遠程培訓。這次培訓所給予我的啟發(fā)與經(jīng)驗卻是一筆永久的財富。幾位對教育教學工作很有見解的專家給了我們具體的指導,使我的教育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淺。下面是我通過培訓獲得的幾點體會:
一、教師要不斷進行知識更新
這次培訓中專家們的講座,我明白了閱讀的真正意義,從大處說是為了國家的發(fā)展,而從小處說則是為了每一個學生、每一位教師的成長與生活。所以,閱讀不應是一句虛無縹緲的口號,而更應該具體地體現(xiàn)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們常說:要想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應該有一桶水。那么這桶水從哪里來,從書中來,歷史、哲學的、自然的、科學的……我們都應有所涉獵。這樣我們的知識才能時時處于更新的狀態(tài),才能更好地去教育學生,去引導學生,并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讓學生真正體會到閱讀的快樂,而不是為應付讀書而讀書。
二、教師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
新課程改革的終極目標是什么?一句話: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因此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鼓勵學生采用各種手段擴大閱讀面,增強學生在一切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積極參加各種課改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
新課程中也說到: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應該讓學生更多地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直接培養(yǎng)能力。可事實上,有多少人真正領悟到新課改的真諦呢?此外,老師也告訴我們:我們教師必須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勢智能,發(fā)展他的優(yōu)勢智能,為他們的“成才”提供方向,讓每一個人都能為社會發(fā)展盡己所能。
三、把主動權還給學生
只有把學習的選擇權真正歸還給學生,學生才有了獲得主動發(fā)展的前提。
作為教師,我們肩上的擔子是沉重的,面對如此重大的革新,我們要做什么?首要的是我們要更新觀念,要敢于打破傳統(tǒng)教學中的條條框框,在教改的路上敢于創(chuàng)新。繼而走上務實之路,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講求實效。這也是我在閱讀教學方面最大的感悟。語文是一門獨立的課程形態(tài),有特定的目標與任務,有獨特的個性,這就是語文的本。在閱讀教學中,我們要牢牢把握住這個本,從關注內容到關注語言,從“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汲取傳統(tǒng)教學中可取的東西。
針對我校連續(xù)兩學期新調入老師較多、教師來源學段不統(tǒng)一的特點,昨天下午,學校專程邀請安康市小學語文教研員,優(yōu)秀教研員,市優(yōu)秀教師,統(tǒng)編小學語文省市級培訓專家,國培小語學科專家到我校進行《把握教材特點,上好語文課》“名家領航”第一期專題講座,旨在幫助我校新教師盡快把握小學語文教材特點,更好的適應到小學教學的滾滾洪流中來。
聽了侯老師的講座,有如下幾點感受:
一、信息高度發(fā)達的今天,作為一個語文老師,要對教材保持質疑的精神。
這種質疑的精神不單單是指要遵從“盡信書則不如無書,”“于無疑處有疑、方是進矣”的古訓,而是要能去認真鉆研新教材,鉆研教學大綱;結合教材大綱,然后從教材編排者的編排意圖方面去思考教材編排的目的意義,最終心領神會的去組織教材的教學。
二、語文課堂教學要有宏觀概念。年級教學要綜合各單元的總體人文主題和語文素養(yǎng),各單元教學要緊緊圍繞每單元的人文主題和語文素養(yǎng)。
語文教學應該擯棄傳統(tǒng)的逐字逐句分析、逐段逐段歸納的“瞎子摸象”似的段落推進,而是應該注重整體感知,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再根據(jù)單元目標和課后習題安排,就單元人文主題和語文素養(yǎng)的雙線要求,然后在課文中去尋找一個切入點,再逐層的生發(fā)。
三、一課一得,切記面面俱到。
沒有經(jīng)驗的老師往往在備課時不能很好的把握目標重點,于是在課堂上處處開花,力求面面俱到,結果卻適得其反,面面俱到反而是一面都不到位,處處是重點恰恰是一個重點都沒有落實。語文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教材的編排是遵循的循序漸進的原則;我們在每一堂課上循序落實一課一得,最終我們才能讓學生達到漸進的總體目標。
四、時代要求我們做一個愛閱讀、廣泛閱讀的語文老師。
統(tǒng)編教材的編排其中一個顯著特點就是“課內外閱讀的一體化”,我們語文的教學再也不是原來的那種單一的課文教學、單一的一課一學,而是融會貫通,信息量極大豐富的教學模式,課堂上生發(fā)的很多問題需要課內外知識的融會貫通,需要作品背景的相互聯(lián)系,需要成文時代的深層挖掘,需要作者當時寫作成因的理解共情......一篇文章,涉及到大量的文本之外的知識,這就需要我們的老師去大量的閱讀、去積累,這樣,你才可能在有限的課堂上拓展無限的知識容量。我們在課標上要求學生閱讀的課外讀物,我們老師必須去閱讀,唯有如此,你才能在課堂上做到伸縮自如、伸縮有度,也唯有如此,你才能在學生心目中成為一個令人尊敬的老師。
五、語文老師的職業(yè)特點迫使我們必須成為一個指向表達的佼佼者。
崔老師曾經(jīng)指出:語文教學要從教學觀念到方法、策略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實現(xiàn)閱讀教學“美麗的轉身”,由“教課文”變成用課文學語言、用語言。這就要由分析課文內容的教學,轉向建構以學習表達為導向的教學,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運用語言的能力。語言文字、文本內容只能讓我們得“意”,而語言形式和表達方法才可以讓我們得“言”。語文培養(yǎng)的是人的“聽說讀寫”的能力,而最終的指向目標是奔著“說”和“寫”而去的。而教育的潛移默化迫使我們要想讓學生成為一個得“言”的佼佼者,我們教師首先必須是一個得“言”的高手。我們必須要不怕表達、善于表達,不怕寫作、善于寫作。
正如昨天在最后的討論會上所說:我們如果不及時的改變自己的語文教學觀念,沒有一種大語文的教學思想,不用說我們能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甚至連一個合格的語文教師都算不上。我們如果不更新我們的教育觀念,我們所教的學生,未來坐在高考的考場上,短短的考試時間里,他們連試卷上的題都讀不完。
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們語文老師唯有上下求索,方能占據(jù)一席之地。
當一名語文教師難,當一名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更難。那怎樣才能輕輕松松地教好小學語文,努力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語文老師呢?我想,學習是一門必修的功課。為了提升自己的語文教學水平,我也嘗試著采用各種方式學習,讀教育名著,聽專家講座,看教學錄像,觀同行上課……通過學習,雖有一定提高,但從教學理念到教學策略,都感到支離破碎,缺乏系統(tǒng)性和針對性。所以,我渴望參加一個較為系統(tǒng)的小學語文學科培訓,藉此豐厚自己的語文教學底蘊。
今年10月,機會悄悄來臨,中小學教師學科遠程培訓正式啟動。懷揣著幾許期待,幾多夢想,我和老師們一起,走進了小學語文學科遠程培訓平臺。在這里,我們觀看課程視頻、閱讀課程文本、反思教學實踐、撰寫研修作業(yè)、交流心得體會,匆忙有序,受益匪淺。現(xiàn)將這段時間參加遠程培訓的情況總結如下:
1、此次培訓為我們語文教師搭建立了一個平臺,同行與同行交流的平臺,群策群力,把以前的“單打獨斗”變成了齊心協(xié)力,把自己的閉門造車變成了資源共享,使教育資源得到優(yōu)化,對新教師是一個學習的機會,對老教師是一個新的教學理念的學習與舊的教學理念碰撞與融合的機會。
國培行動,突破了時空局限,避免了面對面交流的尷尬,為虛心聽取直言不諱的真言搭建了平臺。因此,在培訓活動中,在發(fā)帖、讀帖、回帖和參與評論的過程中,我讀到了許多精美的反思,看到了許多獨到的見解,聽到了許多不同的聲音,暴露了許多認識的偏差,發(fā)現(xiàn)了許多自身的不足……
2、聆聽講座,拜讀文本,在自主學習中提升理論水平
本次培訓安排的課程內容非常豐富,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切合小學語文教學實際。自培訓啟動以來,我認真觀看了每門課程的專題講座和互動對話,閱讀了每門課程的案例評析和參考資料,每天在線學習一小時以上,迄今為止,在線時間長達100多小時。
培訓中,教育名家的講座為教育科學理論注入了源頭活水,給我們帶來了心智的啟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享受,讓我們分享了高規(guī)格的“文化大餐”。
在這個平臺上,我學到許多了語文知識,了解了許多語文教學的策略,收益頗豐。對自己小學語文教學策略的改進必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參加小學語文學科遠程培訓,不僅是一次理論知識的學習,更是一次思想的啟迪、靈魂的蕩滌,給我補了元氣、添了靈氣、去了驕氣。我將帶著收獲、帶著感悟、帶著滿腔的熱情,把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于自己的教學中去,在不斷的運用和總結中轉變教育觀念,發(fā)揮人格魅力,輕輕松松教語文,扎扎實實求發(fā)展,做快樂教師,教快樂學生。
我參加了這次小學語文遠程培訓。這次培訓所給予我的啟發(fā)與經(jīng)驗卻是一筆永久的財富。幾位對教育教學工作很有見解的專家給了我們具體的指導,使我的教育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淺。下面是我通過培訓獲得的幾點體會:
一、教師要不斷進行知識更新
這次培訓中專家們的講座,我明白了閱讀的真正意義,從大處說是為了國家的發(fā)展,而從小處說則是為了每一個學生、每一位教師的成長與生活。所以,閱讀不應是一句虛無縹緲的口號,而更應該具體地體現(xiàn)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們常說:要想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應該有一桶水。那么這桶水從哪里來,從書中來,歷史、哲學的、自然的、科學的……我們都應有所涉獵。這樣我們的知識才能時時處于更新的狀態(tài),才能更好地去教育學生,去引導學生,并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讓學生真正體會到閱讀的快樂,而不是為應付讀書而讀書。
二、教師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
新課程改革的終極目標是什么?一句話: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因此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鼓勵學生采用各種手段擴大閱讀面,增強學生在一切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積極參加各種課改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
新課程中也說到: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應該讓學生更多地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直接培養(yǎng)能力??墒聦嵣?,有多少人真正領悟到新課改的真諦呢?此外,老師也告訴我們:我們教師必須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勢智能,發(fā)展他的優(yōu)勢智能,為他們的“成才”提供方向,讓每一個人都能為社會發(fā)展盡己所能。
三、把主動權還給學生
只有把學習的選擇權真正歸還給學生,學生才有了獲得主動發(fā)展的前提。
作為教師,我們肩上的擔子是沉重的,面對如此重大的革新,我們要做什么?首要的是我們要更新觀念,要敢于打破傳統(tǒng)教學中的條條框框,在教改的路上敢于創(chuàng)新。繼而走上務實之路,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講求實效。這也是我在閱讀教學方面的感悟。語文是一門獨立的課程形態(tài),有特定的目標與任務,有獨特的個性,這就是語文的本。在閱讀教學中,我們要牢牢把握住這個本,從關注內容到關注語言,從“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汲取傳統(tǒng)教學中可取的東西。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將不斷地學習理論知識,不斷拓展自己的閱讀面,用理論指導教學實踐,把研究與探索教育、教學規(guī)律結合起來,使自己無愧于“人類的靈魂工程師”這一稱號。
我參加了石家莊教研室組織的小學語文教學培訓活動。在培訓過程中,不但觀摩了三位優(yōu)秀教師的課,而且有幸聽取了三位老師的報告,感覺收獲很多。
其中印象最深的是薛法根老師講的一節(jié)課《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這次薛法根老師執(zhí)教的課是《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他關注學情,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來回品讀,深入思考,孩子自己提出議論文論據(jù)的選用特點,題目和選材之間的關系,從而培養(yǎng)孩子的思維,孩子們有了自己獨立的見解。他的課是一種深度語文,給我?guī)砹诵撵`的震撼。他沒有課件,沒有花言巧語,沒有激情的場面,一根粉筆,一張嘴。清晰的教學模式,精致的板書和作業(yè)設計,簡單就是他的教學特色。他就像是一本書,一本韻味無窮的書,一本可以指導我們實踐的活書。他的句句名言值得我去細細品味,品成自己的東西。
他在講授“司空見慣”這個成語時,給我的感受頗深。首先他問:“哪些現(xiàn)象司空見慣?”接著問:“什么叫司空見慣?”一生讀參考書中的注解?!白⒔鈱懙锰?,我們還要用自己的見解?!庇袔讉€學生用自己的理解談這個成語?!八究找姂T這個詞從哪兒來的?我們要有發(fā)問精神?!比缓笱蠋熒鷦拥亟榻B了司空和劉禹錫的故事,學生們聽得如癡如醉,臺下的我們也恍然大悟,是啊,很多時候,我們總以為嘗過別人咀嚼過的知識之果就算是掌握了知識,學習就只能淺嘗輒止。原來學習不能“司空見慣”,要學會質疑,追根溯源。
聽完薛老師的課我感受很深,薛老師的幽默風趣,講課時瀟灑自如的風格讓我佩服,“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在今后的教學道路上,我一定會努力鉆研,不斷提高個人的業(yè)務素質,教給學生帶得走的學習方法。
★ 教師培訓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