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經(jīng)》主要由《舊約全書》和《新約全書》兩部分內(nèi)容組成,也是一部記載猶太民族早期勞動生活的著作。下面是由小編帶來的有關(guān)圣經(jīng)讀書心得5篇,以方便大家借鑒學(xué)習(xí)。
雖然《圣經(jīng)》是2000多年前寫成的,但是它仍然影響著今天的人們。我一直對《圣經(jīng)》充滿好奇,覺得他充滿了神秘的氣息而且這方面東西一直是我以前不曾涉及的。我發(fā)現(xiàn)了房龍寫的《圣經(jīng)故事》,這本書通俗易懂,啟發(fā)頗多。
作為一名大學(xué)生,我知道宗教是以相信并崇拜超自然神靈為共同特征的一種社會意識形態(tài)和世界觀。讀完《圣經(jīng)故事》給我的又一感受就是:死亡和矛盾無處不在。上帝愛人類,那為什么又一次次只因為違背他或者拜了別的神而摧毀人類? 在同一個“博愛”的上帝名義之下,善和惡都在進行著,并且是假以相同的借口。所以我感到這是很矛盾的故事。信仰是一種精神控制,所以我想我永遠也不會相信上帝。
讀完《圣經(jīng)故事》我看到我們教師和學(xué)生都缺少的東西——愛。耶穌在常人眼里早已幻化為萬能的上帝,在基督的眼里他又似乎無所不在,無所不能.但是,在此書中,我卻看到了一個人性化的耶穌,一個充滿善良,正直,純樸,勇敢,智慧的拿撒勒的偉大木匠.現(xiàn)在的教育是缺少愛的教育。在當今社會和媒體個人主義和拜金主義的干擾下,學(xué)生更自私和沒有同情心了。他們不愛父母,老師,更愛變形金剛和明星偶像,他(她)們失去了愛和被愛的能力。他們所預(yù)期的那么容易.顯而易見,激怒他是不可能的,他從不對仇恨他的那些人表示反感,他從容地走出每一個陷阱,當他被逼到一個角落時,他就講一個簡單的小故事,使所聽故事的人轉(zhuǎn)到他這邊來,這也是一種很好的年組管理和教育教學(xué)方法呢。他希望人們愛自己的友鄰,他懇求人們停止戰(zhàn)爭.眼看著人們互相殘殺,冤怨相報,耶穌痛心疾首.他本來是個快樂風趣的人,生活對于他來說是快樂的,而不是負擔.他愛母親,愛家庭,愛朋友.村子里的活動,他沒有不參加的.他自己不是隱士,也不贊成別人靠逃避生活拯救自己的靈魂.可是這個世界卻似乎到處都是荒涼,暴力和混亂.耶穌以他那純樸而偉大的胸懷貢獻出一劑醫(yī)治這些創(chuàng)傷的良藥.他把這劑良藥稱作愛.有這個字眼就是他所教導(dǎo)的核心內(nèi)容.這就是我在這本書里涉取的最大的精華。
在我看來,《圣經(jīng)》這本書其性質(zhì)與我們大家都看到過的《心靈雞湯》很類似,都是通過很多一個個小故事來告訴我們做人、為人處世的道理。只不過《圣經(jīng)》更加的抽象化,更加的過于偉大,更加的傾向于去表達人們的美好愿望。最不同的一點是《心靈雞湯》主要是告訴我們“該怎么做”,而《圣經(jīng)》則告訴我們“這么做,你覺得怎么樣?”。在這點上,我還是比較認同《圣經(jīng)》的。因為在生活中任何事都沒有什么該與不該,每個人的看法和處事的方法都不一樣,所以自己覺得怎樣做怎樣好就怎樣做,這樣應(yīng)該比較符合人性吧。
在讀著《圣經(jīng)》這本書的時候,我有無數(shù)次都被它所感動,總是莫名其妙的有一股熱流從心底往上涌。我知道這是因為里面的人物,里面的事情都讓我覺得太美好太讓人憧憬。與現(xiàn)實相比較起來,那是多么的完美啊,多么完美的人啊,多么完美的世界啊。雖然他們是生活在貧窮與饑餓中,但是他們還是對生活充滿了幻想充滿了希望。如果我們身邊的人都有著他們這股耐力與勇氣以及樂觀的生活情緒,我想還在感嘆生活不公平的人應(yīng)該不會存在吧,感嘆自己的命運多舛的人應(yīng)該也不會如此之多吧。在這一點上現(xiàn)代人真的是應(yīng)該好好反省反省啊,不管怎么說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雖然還沒打到讓任何人都可以揮霍的程度,但是要讓每個人都吃得飽還是不成問題。只要你肯努力,你可以得到更多。所以《圣經(jīng)》中的不管遇到任何事情都抱著一種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的想法是值得我們?nèi)W(xué)習(xí)的。
《圣經(jīng)》這本書不僅是在故事情節(jié)上很生動讓人難以忘懷,而且在語言文字上也很美麗。它的詞,它的句都很樸實而不華;即淺顯易懂,又讓人回味無窮。
前幾天,我讀了一本書,叫做圣經(jīng)的故事,的確不錯。
圣經(jīng)的故事,它講述了從起初,世界被水覆蓋,沉寂在一片黑暗混沌之中,然后耶和華六日創(chuàng)世,又創(chuàng)造了人類,諾亞方舟,和猶太人從古到今的“旅程”。
但也有很多我覺得無法理解的東西,亞當夏娃偷食禁果犯下的原罪,原罪是什么?知羞恥有欲望嗎?如果沒有撒旦的誘惑,他們是會繼續(xù)在伊甸園快樂生活嗎?除了無憂無慮還有什么在他們的生活中?餓了要吃東西這不也是人最原始的欲望嗎?欲望和欲望之間還有區(qū)別嗎?為什么它就是罪?
上帝不忍看見人們互相殘殺的罪,于是決定重建人界,只有諾亞一家獲救,人類互相殘殺最差的結(jié)局也無非是全部的毀滅,上帝只是一句不忍就把幾乎所有人置于洪水暴雨之中,這是何種的不忍?!人們造通天巴比倫塔,想去看看上帝耶和華的家園,上帝擔心人們再犯罪,遂讓人們語言不通因此不再團結(jié)不能再繼續(xù)造塔,人想?yún)⒂^上帝的家就是罪,上帝偷窺人的隱私就是照顧?
圣經(jīng),幾乎把猶太人從古到今的故事都描繪出來了,當熱,我從不相信有耶和華,也不相信六日創(chuàng)世。我從不迷信,但是,我覺得,我們也能從一些迷信的事物中找出一些真理。
圣經(jīng)中很多次序是不能更改或者顛倒的。文章排列從《創(chuàng)世紀》到末尾的《啟示錄》,講的就是人類自我的覺醒,從自我到自我解放到超越自我的過程;講的就是一個老亞當蛻變成一個有耶穌基督生命的新人的過程;是一個自我自私的靈魂蛻變成一個有愛有社會責任感乃至于有歷史責任感的過程;它是一個人生的歷程,也是一個信仰的歷程。
在創(chuàng)世紀中上帝第六天造人同樣是不可改變的。上帝先造天地萬物,再造人。為什么不改過來,先造人先呢?那是因為上帝啟示告誡我們:人類的生存活動離不開大自然,是陽光雨露,是大自然哺育著我們,大自然在前,我們在后,我們要遵循大自然的規(guī)律,不可以破壞大自然。
人類有了智慧和聰明,就會自以為是,取得一點成就就會忘乎所以。當人類在造巴別塔試圖與上帝一爭高低爭奪榮耀的時候,上帝擊打了人類的狂妄與驕傲。
“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彪x開,是一種情感和心靈的斷奶,離開父母,表示我們已經(jīng)獨立,包括了思想和人格的獨立。與妻子的連合不單只是肉體的,還包括了靈魂的結(jié)合,所以才有可能成為一體。這是一種優(yōu)于動物的人倫的美。
圣經(jīng)》就是這樣一本可以改造人性的書,但在我們現(xiàn)實的物欲橫流的社會中,讀《圣經(jīng)》又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啟迪呢?
《圣經(jīng)》告訴我們,人要敢于與命運抗爭,沖出生活中的“伊甸園”。亞當與夏娃偷吃了禁果,明辨了是非,因此失去了美麗的伊甸園,但是他們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中同大自然進行抗爭,他們兩個人的生命才更顯得可貴。
《圣經(jīng)》又告訴我們,人可以失去一切物質(zhì),但絕不能失去自由。摩西不能忍受在埃及人奴役下的生活,為了爭取自由,他放棄了埃及王子的地位,勇敢地帶領(lǐng)以色列人回到了故鄉(xiāng),自由的生命才更值得珍惜。
《圣經(jīng)》還告訴我們,人要有一點寬容、奉獻的精神。耶穌作為上帝的兒子來到人間,向人們傳經(jīng)布道,后來他明明知道門徒猶大會背叛自己,卻原諒了他,勇敢地走上十字架,為了正義犧牲了自己?!岸缺M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面對仇恨,不是每一個人都能選擇寬容的,但是正是因為如此,寬容才顯得異??少F;耶穌為了真理而犧牲了自己,他雖然死了,他的精神卻感動了許多人,這種為他人奉獻的生命才更值得珍惜。
《圣經(jīng)》告訴了我們許許多多的故事,許多讀它的人從故事中感悟到一些道理,讓我們的靈魂得到洗滌,在日益干涸的思想田野中如降甘露一般,使之得以滋潤和升華。
《圣經(jīng)》是一部宗教經(jīng)典,處處顯示著智慧的光芒。它不是一個人編寫的,而是從公元前1400年以來由四十六位猶太先祖共同陸續(xù)編寫的。讀圣經(jīng),我認為先從《圣經(jīng)故事》這樣的簡體本讀起為好,由淺入深、由表及里。讀圣經(jīng),我還認為不要一蹴而就,讀完了倒!而應(yīng)細嚼慢咽,仔細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