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書一個世界,第一次閱讀《擺渡人》這本書是在上學(xué)期末,今天我又重拿起這本書,依然被里面的精彩情節(jié)深深的吸引。這本書是英國作家克萊爾.麥克福爾所著,書的封面上這樣寫著:I exist because you need me.
書中講述了15歲的迪倫,在一團糟的氛圍中,滿懷期待的去見素未謀面的爸爸,然而,火車出了事故,迪倫死了,靈魂的引路人崔斯坦帶著迪倫,確切的說,是迪倫的靈魂,行走在荒原,最終又返回了生界的故事。故事里的人物就只有迪倫和崔斯坦,在這長達十幾天的荒原之路上也只有他們兩人相伴。書里說,每個人都有自己心像投射出來的荒原,或風(fēng)景清麗,或障煙重重,有懸崖峭壁的起伏,也有深不可測的黑水。最最不忍放下書本的是,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所投射的荒原下,到底還隱藏著些什么。哪怕是你心底里最深的期翼,你都不一定會明了,那到底是什么。
當(dāng)每個人不清楚自我狀況的時候,都是被引領(lǐng)的,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地是在哪里的時候,都只能被動而無奈的接受被引領(lǐng)。所幸,迪倫有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她要帶著崔斯坦一起回到生界,最終她成功了。
荒原是自我投射的,而這個神秘的擺渡人不也是自我投射的嗎?每個人都希望有一個明了自我的擺渡人來引領(lǐng)自己,在將要溺水時獲救,在身陷泥濘時被扯出來,在不知道方向時被指引。其實,這個擺渡人,和荒原一樣,也正是自我投射。所以,與其說兩人相伴,還不如直接說,每個人的荒原最終只有自己陪伴著自己,孤獨而堅定的走過。擺渡人引領(lǐng)的是人的靈魂,而指引擺渡人來引領(lǐng)自己的,卻是自己。其實,擺渡人就是你自己!給了我們希望的是擺渡人,其實,就是自己給了自己希望。
擺渡人崔斯坦在向15歲的女孩迪倫介紹自己時說,“我是擺渡人,我引導(dǎo)靈魂穿過荒原,保護他們免遭惡魔毒手。我告訴他們真相,然后把他們送到他們要去的地方。”
擺渡人,這是一本關(guān)于愛的書。
15歲女孩迪倫在去看望多年未見的父親的路上,火車發(fā)生事故?!暗蟼?,你不是事故中的唯一幸存者?!薄澳闶俏ㄒ灰粋€沒有逃出來的人?!睘榇?,早早等候在發(fā)生事故附近山坡上的擺渡人崔斯坦帶領(lǐng)她的靈魂穿過荒原,到達一個崔斯坦也沒有去過的地方,靈魂們稱之為“家”。
印象深刻的是關(guān)于“荒原”,在人生活的世界到“家”之間,有一段荒原,“荒原,它位于兩個世界的中間,你必須要穿過它。每個人都要穿過他們自己的荒原。在這個地方發(fā)現(xiàn)你已經(jīng)死去的真相,然后無可奈何地接受?!毙凶咂溟g,食腐者、惡鬼會拼命抓住穿越路上的孤魂。至于荒原是什么樣子,完全由靈魂的心情決定,靈魂心情愉悅,荒原的天氣就艷陽高照,心情很down,天色就會多云而陰沉?!澳愕纳眢w是你心像的投射。這片荒原也是一樣的。當(dāng)你從隧道出來的時候,你估摸著這幾離阿伯丁還有一半路――身處高原的某個地方,一個偏僻、多山、荒涼的地方――所以荒原也就成了這個樣子。你不喜歡鍛煉,所以只要一走路,你的心情就糟透了。這個地方反映了你的所思所感。當(dāng)你生氣的時候,這里就陰云密布,狂風(fēng)大作……一片漆黑。你的心里越陰郁,夜晚也就越黑暗?!?/p>
如果,世界真的是神造的。如果,小說里關(guān)于世界維度的布局是真的。誰又能確定,此時此刻,此地此處,不是荒原呢。我們懵懵懂懂地來到這個世界,懵懵懂懂的行走、成長,至于要到哪里去,誰也說不清楚。成長過程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坎坷、挫折,誰又能確定不是食腐者、惡鬼在作惡呢。一些人夭折、英年早逝,誰知道他們是不是被食腐者、惡鬼拉入了水底呢。我們對世界有不同的看法,悲觀、樂觀,誰又能確定是不是因為我們自己的性格造成的。
如何能順利地、心情愉悅的走過荒原,惟有愛的支撐。所以,靈魂的擺渡者,就是愛。和彼此相愛的人一起,走過寒來暑往,迎接旭日陰云,荒原也沒有那么可怕了,甚至走到世界盡頭,竟會舍不得離開荒原。因為,只有在那里,才能和愛人在一起,才能體味到彼此支撐、彼此眷戀,才能時時刻刻看到對方。在那個所謂“家”的地方,你想要的任何都會有,唯獨沒有愛人,于是你決定重新回到荒原,尋找自己的擺渡人,也就是愛人。
在那個所謂的家的地方,很多人悠然自得地生活在那里。例如,二戰(zhàn)期間被上司槍斃的士兵喬納斯――“我活著的時候總是想買輛車”,于是他在自己的“家鄉(xiāng)”斯圖加特,開車、修車,“現(xiàn)在我可以買得起自己想要的東西了。盡管我覺得不管我對它做什么它都會跑起來,但我還是喜歡假裝這一切跟我有關(guān)系。我從荒原穿過來看到它的時候簡直太激動了……”在喬納斯走過荒原的時候,很平淡,十八歲就被槍斃了,他還沒來得及體驗愛情,于是車是他的最愛。我猜想,喬納斯在荒原行走的時候,應(yīng)該很無聊吧。在荒原上的一生,應(yīng)該是寡淡的。還有,伊萊扎,那個告訴迪倫關(guān)于回去的秘密的、“在這里已經(jīng)很久”的人,她每天坐在一把老式木搖椅上輕輕搖晃著,等待著,“我知道用不了多久丈夫就能來陪伴我了?!笨墒?,誰知道呢,誰知道她的丈夫在穿越荒原時會不會發(fā)生意外,誰知道她的丈夫在抵達“家”的時候,會不會選擇來見她。她“在這里已經(jīng)很久了”,也許,上面所說的那些“誰知道”已經(jīng)發(fā)生了。然而,她就是那么等待著,從來沒有想過要回去找自己的愛人。因為,她怕,她問迪倫的話,就證明了一切――“你寧愿讓自己的靈魂灰飛煙滅都要回去?”
所以,“不是這個地方不讓他們走,而是這些靈魂自己束縛住了自己?!?/p>
迪倫勇敢的邁出了那一步,并最終與崔斯坦重逢在荒原、一起回到了另一個世界。在那個世界,也許沒有“家”美好,卻能和愛人生活在一起,那才是“家”。
讓我們勇敢愛。面對愛,敞開心扉。面對愛,勇敢一些。
本書開始的幾章,沒看懂作者想表達什么,主要交代了女主人公迪倫的家庭背景,迪倫一直生活在單親家庭,和母親生活。當(dāng)她聯(lián)系到自己的生父后,渴望與他見面,接著,迪倫去看未曾謀面的父親,沒想到會在旅途中遇到車禍,處于昏迷狀態(tài)的迪倫遇到了書中的男主人公崔斯坦,之后,兩人之間的故事慢慢展開。
作為擺渡人,崔斯坦見過了太多的靈魂,他也設(shè)法偽裝成每個靈魂喜歡的對象,以期待能夠把每一個靈魂擺渡到他們愿意去的地方,然而他也沒想到會遇到迪倫這樣一位善良、體貼他人、為他人著想的靈魂,這讓崔斯坦一改往昔冷漠寡言的狀態(tài),一路上崔斯坦盡心盡力的保護著迪倫,免得她受惡魔的侵襲。就這樣一路上迪倫聽崔斯坦講著他和以往他擺渡過的靈魂之間的故事,慢慢的,兩人之間產(chǎn)生了一種微妙的感情,開始互相為對方擔(dān)心,不希望兩人分開,這種感情就是愛。正是由于愛情的力量,迪倫在成功到達另一個世界后,毅然決定離開,去尋找崔斯坦,希望他和自己離開。自己一人不怕艱難險阻,冒著生命危險,原路返回。最終,找到了崔斯坦,本來以為結(jié)局會是她和崔斯坦從此過上了幸??鞓返纳?。但是,出乎意料的是,迪倫在醫(yī)護人員的救治下,蘇醒了過來,一切就像夢一場,太出乎我的資料??傊?,比較喜歡這本書,值得讀一讀。
《擺渡人》這本書講述女孩迪倫和她的擺渡人歷盡艱險逃離荒原,兩人相愛,一起嘗試著重返人間的故事,當(dāng)然故事的結(jié)局是圓滿的。
這部作品一舉摘得五項世界文學(xué)大獎,很多讀者評價這部作品道出了所有人對親情、友情和愛情終極幸福的向往,折射出了人性之美。但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認為真正的擺渡人是自己。
在這個故事中,父母離異的15歲小姑娘迪倫,從出生到現(xiàn)在沒見過自己的父親,跟母親的關(guān)系也不是很親密,還被同學(xué)戲弄,唯一聊得來的朋友也轉(zhuǎn)學(xué)了,她覺得生活迷茫、看不到希望,于是萌生了一個想法——去尋找父親。在她去找父親的路上,發(fā)生了交通事故,當(dāng)她爬出火車殘骸后,以為自己是唯一的幸存者。她在找警察、家人幫助的時候,在出口看到一個小男孩——崔斯坦,她的擺渡人。男孩的任務(wù)是帶她去一個從來沒有去過的地方——天堂。一路充滿艱難險阻的'荒原,其實是自己心靈深處的映射,歷盡萬難終于到了那里,但也是兩個人分別的時候。失去崔斯坦,迪倫非常難過,于是她又重返荒原尋找自己的擺渡人。每一個強大的人,都曾咬著牙度過一段沒人幫忙、沒人支持的日子。迪倫最后找到崔斯坦,兩個相約重返人間,回到那趟列車上,他們成功了。
每個人都希望遇到屬于自己的擺渡人,風(fēng)風(fēng)雨雨總有個伴。但其實,你自己就是自己的靈魂擺渡人,只有自己先勇敢才有能力保護你愛的人。
人生只有自渡才最踏實,愿你我都可以:身居高位,擺渡眾生;身處低谷,擺渡自己。
靈魂沒有棲息的地方,走到哪里都是流浪。
迪倫女主角,在一個不完整的家庭長大。她感到在家庭沒得到足夠的愛,她的母親也沒有給她帶來什么正能量,在她的世界里一切都是消極的,恐懼的。她的心靈沒有歸屬感,沒有棲息之地。突如其來的變故,讓她遇見指引她的擺渡人崔斯坦,讓她感到依賴和信任。崔斯坦是一個只能執(zhí)行引渡任務(wù)而沒有自我的可憐擺渡人,同樣沒有歸屬,沒有棲息之地。在她不知道去往何方時,擺渡人崔斯坦指引著她,保護著她,在走出荒原的路上他們相愛了。他要送她去另一個世界,但是作為擺渡人他自己卻不能去。那兒雖然是靈魂棲息的烏托邦,卻沒有崔斯坦,這不是她想要的地方,卻是崔斯坦希望送她去的地方,因為那里沒有惡魔。
她雖然無知,雖然愚蠢,但她還是有與命運抗?fàn)幍挠職?。她苦苦掙扎著與崔斯坦相見,并帶著崔斯坦逃出荒原,去到她的世界,最終他們?nèi)缭敢詢敗?/p>
慢慢讀完《擺渡人》,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每個人都會面對一段艱難孤獨的旅程,在遙遠的那邊,也許有自己渴望的世界,有自己追求的夢想,又或是自己深愛的人兒。迪倫克服自身的恐懼歷經(jīng)磨難回到荒原的場景歷歷在目,頗為感動。她找到了自己的擺渡人,我們又可不可以幸運一些在萬千世界中找到靈魂的安身之處?
誰又不是在遇到對的人之前是別人的擺渡人呢?我們都是互相的擺渡人,不斷的錯過不斷的遇到不斷的因果最終送到對的人身邊。即使遇到你之前愛過很多個又怎樣,現(xiàn)在的他仍然是你愛的那個他啊。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長河,誰會是你的擺渡人”因為這句話,我讀完了整本書。一個青春懵懂的女孩兒因為一場火車事故,靈魂和肉生剝離,每一個剛死去的靈魂都由自己的擺渡人帶領(lǐng),穿過荒原,進入死后的天堂?;脑⒉皇翘雇荆芏鄲耗вJ覦著新來的靈魂,隨時準(zhǔn)備抓住靈魂美餐一頓。在擺渡人崔斯坦的指引下,迪倫在高山,泥潭,沼澤,深谷中前行,抵住惡魔的幾次威脅。
十幾天的生死與共讓兩個人深深地愛上了對方。然而崔斯坦和迪倫不是一個世界的人:迪倫注定將進入天堂,而崔斯坦要在這個大荒原完成擺渡人的使命。當(dāng)他們來到了天堂和荒原的交界處,崔斯坦哄著迪倫會陪她一起渡過交界。當(dāng)?shù)蟼惪邕^界限時,卻發(fā)現(xiàn)兩人已經(jīng)在不同的世界。迪倫找到回到荒原的方法,在沒有擺渡人保護下與惡魔做生死搏斗獨自前行。然而沒有擺渡人的荒原,迪倫只能看到紅色的天空和天空下蠕動的靈魂,擺渡人的形象只是每個靈魂前的一盞燈。迪倫在絕望中因為愛而堅持,終于在千千萬萬的燈中辨認出了崔斯坦。兩個人再次相聚,放手一搏,決定同回人間。故事很圓滿,但是我總感覺少了什么,擺渡人催斯坦違背了他作為擺渡人的游戲規(guī)則,結(jié)局并沒有細說,就直接結(jié)束了。這個故事時常感覺到死寂的絕望。在荒原中,你不知道前路,不知道死生,不知道關(guān)于自己未來的一星半點,只能埋著頭往前走,別無選擇。如果是我,在這樣的絕望中,不知道能堅持多久?
更加不可能獨自一人回返,為看不到一絲希望的目標(biāo),堅持堅持再堅持,也許只有愛才能夠讓人在迷茫的一生中,有溫暖有慰藉有前進的動力。
經(jīng)朋友介紹買下的這本書,名字聽上去像本名著,網(wǎng)上介紹的也挺牛逼,看了后不能說不好看吧,因為自我也是在短短幾天之內(nèi)就看完這本小說,并且在火車上那么嘈雜的場所也看了本書的60%,可能我該為自我此刻的閱讀狀態(tài)高興吧。
一開始決定看一些小說也是出于培養(yǎng)自我的看書習(xí)慣,從《追風(fēng)箏的人》到這本《擺渡人》,可能兩者的差距太遠,以至于剛開始看《擺渡人》的時候,我以為是異常俗套的言情小說,冷酷的男一,愛耍寶又顯得有點弱智的女一,都想放棄閱讀的一本小說,可是,火車上的無聊讓我重新拿起了這本小說,看到最終,我為自我的沒有放棄感到慶幸,不是為遇見這本小說,為最終女主的選擇。
其實我們此刻很多人都是在求穩(wěn),不想改變,等待著時間給我們答案,然而迪倫穿過荒原,她就擺脫了那些一向糾纏她的惡魔,在某種程度上來講她生命不再受到威脅了——她“回家”了,這是被擺渡人的終極目標(biāo),然而她愛上了她的擺渡人,走過分界線她便再也見不到她的擺渡人,她不愿過著那樣沒有期望無限期等待的生活,她選擇了再次回到荒原——那個她以往無比害怕也無比甜蜜的地方。在看小說的時候我一向受一種思想束縛著——那個統(tǒng)管人界、荒原和鬼界三界的大boss該出來阻攔了吧??赡馨桑髡咦非蟮氖且环N無拘無束,而受限的是我自我。
看完后會反思自我的生活狀態(tài),我是否在無休止的過著復(fù)制般的生活,沒有變化,沒有期待。然而其實自我是有夢想的,只是沒有勇氣再回到那個“可怕的荒原”,去尋找自我的“崔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