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感恩老師”這個詞我就想起《每當我走過老師的窗前》這首歌?!办o靜的深夜群星在閃耀,老師的房間徹夜明亮,每當我輕輕走過您窗前,明亮的燈光照耀我心房,啊每當想起你您,敬愛的好老師,一陣陣暖流心中激蕩……”沒有陽光,就沒有萬物的生長;沒有雨露,就沒有百花的芳香;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的生命;但如果沒有老師的教誨,就沒有我們的進步和成長,所以,我要感謝我的老師。
我記得,有一次做作業(yè),我和其他同學把“奶”字多寫一捺,變成了“女及”字,您在講評作業(yè)時,不是批評我們,而是邊在黑板上寫著,邊幽默地說了一句話:“社會在變化,人也發(fā)生了變化,老奶奶竟變成了老爺爺,長出長長的胡子來了?!蔽覀兟犃撕逄么笮?,笑得像麥浪般前俯后仰,從此以后,我再也沒寫錯“奶”字了。
我還記得,一次在課堂上,您提出問題,我就是知道問題的答案,也總是猶猶豫豫不敢舉手。您也許覺察到了,向我投來鼓勵的目光,請“高抬貴手”。是您溫柔的目光,關切的話語,讓我增加勇氣。我立刻舉起手回答,雖然答得不怎么理想,但您還是微笑著表揚了我。正因為有這第一次,使我增加了膽量,久而久之,我在課堂上養(yǎng)成了積極舉手發(fā)言的好習慣。
我更記得,老師您為了提高我們的寫作水平,在作文課上把寫作步驟、重點內容、好詞好句不厭其煩地詳細講述。為了加深我們對寫作內容的印象,還會把大白兔等實物請進教室,以演小品等形式來拓展我們的想像力。這樣,盡管以前寫作文只是三言兩語,不成樣子,而通過老師您千方百計的引導,也能寫出像樣的文章了。您還要求我們把部份作文發(fā)到您的郵箱里去,放棄休息時間,給我們修改作文,進行具體指導。我們的寫作能力一天比一天提高了。特別是我,原來最怕寫作文,現在總算能寫出內容具體的文章來,去年參加中心校的作文競賽還獲獎呢?我這一點一點的進步,都凝結著老師您的心血。
六年了,在這六年里,無論我遇到了什么,您都會與我一同面對。您為我付出得太多太多,深似大海,高如藍天。老師,在我的眼里您是神奇的。我終于明白:“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道理。因為您所從事的事業(yè)是默默地奉獻和無私的犧牲。我發(fā)自內心地感激您,我的老師!感謝您為我所做的一切!將來,無論我成為參天的大樹還是低矮的灌木,我都將以生命的翠綠,向您祝?!业睦蠋?
在公司大力開展“樹忠誠、講責任、雙感恩、促發(fā)展”活動中,許多單位有針對性地開展了許多讀書活動。在這個過程中,我自己也受益匪淺、感觸頗多,如何學會感恩,我自己感覺最重要的是要做一個有責任感的人。
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歷史中孕育了許多優(yōu)秀的傳統(tǒng)美德,崇尚感恩就是其中之一。“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等古訓無不反映出古人對感恩的崇尚與贊美。
感恩,是一種情感和生活態(tài)度,是人生境界的體現,是社會上每個公民都應具有的基本道德準則,是責任意識、自尊意識和健全人格的體現。然而,這一傳統(tǒng)美德,在當今社會轉型時期、企業(yè)轉型時期,由于受到各種觀念的沖擊,人們的感恩意識逐步淡化,有部分人自我中心主義嚴重,對包圍在其身邊的親情、友情等相當默然,對培育自己企業(yè)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逐步弱化,使我們不得不說有些人的感恩意識是缺失的,這與我們今天提倡的構建和諧社會、構建和諧企業(yè),與企業(yè)同命運、共呼吸的精神理念是背道而馳的,我們應該樹立感恩意識,來回報父母的養(yǎng)育、同事的幫助、公司領導的關心和企業(yè)的培養(yǎng)。
感恩是心與心的互動,情與情的交換,它不是半邊行動,而是雙向互動。感恩存在于家庭、存在于學校、同樣也存在于企業(yè)里,這由此讓我聯想到我們的員工,你是為公司付出了,奉獻了,所以你應當拿你應拿的那份工資,領你應該領的那份福利,這一點你問心無愧,你拿著這份工資可以養(yǎng)活你自己,可以維持你的家庭,這時你認為你和公司扯平了,實現了等價交換,很多人都有這么的認為,于是內心沒有責任感和歸屬感。這種想法是片面的。從企業(yè)的角度來說,應當承認每一名員工的付出,給予員工尊重和發(fā)展的機會,但這都是建立在公司有序發(fā)展、健康發(fā)展的基礎上。但公司如何才能有序發(fā)展,這決不是某一個領導或者哪個領導層的問題,這同樣需要所有的員工要有強烈的主人翁精神,把企業(yè)凡事都當作自己家里的事去對待,去謀劃,如果大家僅僅是從工作換取報酬的角度出發(fā),那企業(yè)是很難健康發(fā)展下去的,更別說做大做強,說到底還是一個責任感的問題。我們家長教育孩子要有一顆“感恩的心”,讓他學會感恩,作為孩子第一任老師的我們這樣教育了孩子,那么我們自身是否也學會感恩;在工作中,公司給我們提供了各種平臺,我們是不是也學會了感恩,并努力的去匯報呢?
言而總之,我們都應該學會感恩。因為感恩不僅僅是內心良知的體現,它更是一種責任意識、自尊意識的體現,是一種人生境界。我們只有學會感恩,才能從容面對自己的人生,也只有學會感恩,才能承擔起自己的那份責任。
我感恩老師,因為老師幫我打開知識的大門,讓我在知識的海洋里遨翔。多少個季節(jié)輪回,多少個春夏秋冬,您們是紅燭,燃燒著亮麗的生命,奉獻幾多血和汗,不求青史留英名,用真誠傳播著智慧的火種。就像那春蠶獻出一生忠誠——這就是老師,一群默默奉獻無私的心靈。老師您們像一條船,載著我駛向知識的大海。老師您們像一盞明燈,照亮我前進的道路。老師您們如同父母,給我無微不至的關心照顧。老師您像設計師,為祖國大廈培育棟梁。
我們是一棵綠樹,沐浴著智慧的陽光,在知識的土壤里,茁壯成長。老師的恩情一直銘刻在我心里,生生世世,永不忘懷。敬愛的老師,您們啟迪我們真正領會了大自然的恩惠,從此我們讀懂了每一瓣綠葉,每一片彩云,每一個浪花。親愛的老師,您們的像征是素白的雪。就像那冬梅吟唱著智慧的歌。您們是那向導,引人走出知識的迷宮??蓯鄣睦蠋熌鷤兪菬羲?,您們可以讓迷路的孩子重新回到航道上,您們用友愛縮短著我們與知識的距離。教誨如春風,師恩似海深。您們的諄諄教導,是愛的清泉,將在我心靈的里,永遠流淌……
感恩節(jié)這一天,我們__學院天藍心理健康協(xié)會進行了“感恩節(jié)送溫暖”。活動舉辦得很成功,這次的活動是成功的,有創(chuàng)意的,有意義的。具體說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領導重視。
為了讓同學們提高對感恩活動的認識,我校成立感恩教育領導小組,制定了細致的活動方案。
二、活動異彩紛呈。
1、利用紅領巾廣播站進行一次宣傳。做完課間操,紅領巾廣播站播報了感恩節(jié)的來歷、一個感恩的故事,激發(fā)全體隊員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讓每一個隊員都將感恩放在心中。
2、利用課間操學生向老師說一句感謝的話。在《感恩的心》音樂的渲染中學生感受到了老師的辛苦,增強了學生的感恩意識。
3、各班召開一次感恩主題班會。使學生常懷一顆感恩的心。
4、辦好一份感恩節(jié)手抄報。營造了濃濃的校園感恩氛圍。
5、制作一份感恩節(jié)賀卡,送給你要感謝的人。
6、為你所要感謝的人做一件事情,讓(他、她)感激。
這次活動,讓父母與孩子、老師與學生的心更加貼近了,讓同學們學會了珍惜,學會了將心中的愛表達出來,喚起孩子們那已被一層層習慣與世故壓在靈魂最深處的善良本性與感恩之心。
感恩節(jié)雖然是西方的節(jié)日,但因為我們對西方文化的越來越了解,西方的一些節(jié)日也已經成為了我們會過的節(jié)日。感恩節(jié)顧名思義就是借這個節(jié)日可以去感恩我們身邊的人,感恩對我們好的人,感恩給過我們幫助的一切。其實之前我是不太了解西方國家的節(jié)日的,但在這一次節(jié)日中我對感恩節(jié)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我知道了跟感恩節(jié)相關的一些知識,比如感恩節(jié)的由來,習俗等。
感恩節(jié)是西方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在這一天家人團聚,一起享受晚餐。感恩節(jié)的一些活動其實非常的有趣,在了解了之后也能夠感受到這一天在西方國家的節(jié)日氣氛。就像我們國家也有很多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一樣,西方國家也是有他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的。感恩節(jié)就是美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其來源要追溯到美國創(chuàng)立之初了,歷史也是比較的久遠的。現在很多的年輕人都會過其他國家的節(jié)日,到這一天的時候很多的商鋪都會根據相關的主題來布置。
這一次我也參加了舉辦的活動,氣氛還是很好的,通過這個節(jié)日向我們身邊的人表達了自己的感恩之情。我們常常認為別人給我們的幫助是理所當然的,在接受了別人的好意之后也不知道應該要感謝對方。我們生活的這么多年里是肯定接受過別人的幫助的,在接受了幫助之后應該要知道感謝對方,要心懷感恩,這樣我們才真正的懂得了感恩這個詞的含義,也真正的參與到了感恩節(jié)這個節(jié)日當中去。我們要做到平時也知道感恩別人,而不是只有在感恩的節(jié)日的時候才會去感恩別人。
我們之所以會慶祝這個節(jié)日就是為了借這個機會讓我們懂得感恩,讓我們知道要去感恩身邊的人和事,這才是這個節(jié)日的意義。我在這其中其實也明白了對待身邊的一切我們都要心懷感恩,幫助過我們的人,給我們鼓勵的人。學會感恩就明白了這個節(jié)日的意義,這正是我們需要去學習也需要去接受教育的地方。我們很多的人都學不會滿足,當別人幫助了自己的時候還在怨別人既然選擇了幫助自己為什么不給予更多的幫助,如果人人都學會了感恩,我相信這個世界上會多了更多的幫助別人的人。雖然幫助別人并不是想要回報的,但也不希望連一句謝謝都沒有,甚至是還要受到責怪。
希望在這個節(jié)日之后,能夠有更多的人學會感恩,心懷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