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數(shù)學參考教案

| 新華0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怎樣才能寫好三年級數(shù)學參考教案?這里給大家提供三年級數(shù)學參考教案,方便大家學習。

三年級數(shù)學參考教案篇1

一、創(chuàng)設情境,發(fā)現(xiàn)問題。

師: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需要我們用數(shù)學方法去思考、解決。(板書:實際問題)

師:為了準備乒乓球比賽,老師去商店買乒乓球了。

課件:出示乒乓球和價格。

提問:看了屏幕你們知道了什么?(學生自由發(fā)言)

你根據(jù)自己收集到的信息,能提出什么問題來呢?

問題:6袋乒乓球一共有多少個?

買一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

買6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

問:哪個問題以前沒有學過?

二、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師:這個問題怎樣解決呢?你可以自己先想辦法解決,然后在小組里討論。

學生匯報(板書):

方法一:5×2=10(元)

10×6=60(元)

提問:你是怎么想的?

引導學生看圖理解,電腦閃爍表示圖意。

提問:5表示什么?2呢?“每袋5個”和“每個乒乓球的價錢是2元”這兩個信息有直接聯(lián)系嗎?根據(jù)這兩個信息可以求出什么?(買一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5×2=10)知道買一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就可以求出什么?(買6袋要多少元:10×6=60)

提問:誰能說說這種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買一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再算買6袋要多少元)

方法二:6×5=30(個)

30×2=60(元)

提問:你是怎么想的?

引導學生看圖理解,電腦閃爍表示圖意。

提問:6表示什么?5呢?“每袋5個”和“買了6袋”這兩個信息有直接聯(lián)系嗎?根據(jù)這兩個信息就可以求出什么?(6袋乒乓球一共有多少個:6×5=30)知道6袋乒乓球一共有多少個,就可以求出什么?(買30個一共要多少元:30×2=60)

提問:這種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6袋乒乓球一共有多少個,再算買30個一共要多少元)

如果學生提出如下解決方法:

2×6=12(元)

12×5=60(元)

教師應讓學生說明理由。

理由可以是:如果每袋只有一個乒乓球,買6袋一共要12元,實際每袋有5個,所以再乘5,就是買6袋乒乓球所需的價錢。如果學生說不出理由,可以告訴學生:這樣算出正確的得數(shù),但道理比較難理解,你們可以繼續(xù)研究。在想不通理由的情況下不用這種方法。

師:方法一先算什么?方法二呢?

講述:雖然解答方法不同,但結果是一樣的,還可以互相檢驗。

提問:你能用一句話說出剛才我們解決的實際問題有什么特征嗎?(板書:兩步連乘)

解決這樣的實際問題時要怎樣觀察和思考?(要仔細看圖,認真閱讀文字,找到已知的信息,然后找直接關系的兩個信息看能求出什么,再一步步地解答)

三、練習鞏固,體會解題思路及方法。

談話:下面,我們就到應用今天所學的知識幫小動物們解決兩個問題,好嗎?

1、出示第1題的情景圖,指導學生觀察,收集信息:從圖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呢?你找到了幾個已知條件?問題是什么?

指名把這題的條件和問題連起來,完整地敘述一遍。

再讓學生獨立完成。

同桌交流自己的算法,說說自己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指名匯報,集體評議,說說解題思路。

2、課件出示。

師:小茄子告訴我們什么?大家一起讀一下。(學生齊讀)

你們能解決這個問題嗎?(學生獨立思考)

交流核對。

3、課件出示。

師:圖中告訴了我們什么?

學生列式計算,交流核對。

4、完成第5題

(1)出示第5題的情景圖,指導學生觀察,收集信息:從圖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呢?你找到了幾個已知條件?問題是什么?

指名把這題的條件和問題連起來,完整地敘述一遍。

(2)讓學生各自獨立列式解答。

(3)教師組織交流:

指名說說解題思路,根據(jù)學生的口述畫出線段圖:

通過線段圖幫助學生理解蘋果樹是桃樹的6倍,掌握這題的兩種解法。

5、對比練習。

(1)商店在運進水果,每輛汽車一次可以運4噸,6輛汽車8次能運多少噸水果?

(2)商店在運進水果,每輛汽車可以運4噸,第一次來了6輛汽車,第二次來了8輛汽車,兩次次一共運進多少噸水果?

學生獨立解答,集體交流評議,辨析兩道應用題的異同點。

結合學生的回答,板書第(2)題的兩種解法:

方法一:6+8=14(輛);14×4=56(噸)。

方法二:4×6=24(噸);4×8=32(噸);32+24=56(噸)。

6、第6題。

(1)觀察插圖,你讀懂了什么?

(2)要求8次一共運煤多少噸,一定要先知道什么?

(3)請你把你的想法告訴我們。

7、第7題。

(1)你獲得了什么數(shù)學信息?

(2)告訴我們“每人每天組裝8臺電腦”,現(xiàn)在要求幾人幾天?

(3)你打算怎么做?說說你的想法。(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進行板書。)

(4)小結:這是連乘問題的又一種類型,也有兩種不同的解答。

四、回顧反思,全課小結。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兩步連乘應用題,你們用自己的聰明才智解決了很多生活中的數(shù)學問題。現(xiàn)在談談你的收獲,好嗎?

三年級數(shù)學參考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體驗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的三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2、通過大量的操作活動,讓學生形成辨認東、西、南、北等方向的技能,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3、在觀察主題圖時,滲透愛國主義教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學重難點

會在實景中辨認東、南、西、北,并能運用這些詞語來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小故事導入新課

放寒假時小紅去了一個度假村。一天她去度假村旁的森林公園玩,可找不到回去的路了。她該向東、西、南、北哪個方向走呢?

二、愉快體驗,探究新知

1、觀察主題圖

(1)出示第2頁彩圖。

(2)我們現(xiàn)在來到了北京的天安門廣場,你們看見了哪些建筑物?愿意當小導游為大家介紹一下嗎?同桌之間互相解說。

(3)指名上臺講。

2、學習例1:出示第3頁彩圖。

(1)圖上畫的是小明和他的學校,你能告訴老師他在干什么嗎?大家想和他一樣去我們的操場上認識這四個方向嗎?

早上太陽在什么方向?面朝太陽,我們面對的是什么方向?背對的方向是什么方向?

學生相互說說自己前面的和后面的方向。

現(xiàn)在同學們像老師一樣伸開兩臂,我們左手指的方向是北,右手指的方向是南。

(2)讓學生說說學校的東、南、西、北各有什么建筑物。提問學校的教學樓等建筑物在操場的哪一面?

(3)請4位同學面朝4個方向背對背站好,讓他們說說自己面對的方向。引導其他同學觀察和發(fā)現(xiàn)東西兩個方向的同學背對背,南北兩個方向的同學背對背。

強調東西相對,南北相對。

(4)回教室填寫例1

三、分層練習,鞏固新知

1、說一說教室里東、南、西、北各有什么(練習一第1題)?

2、用東、南、西、北這些詞語說一說你座位周圍同學所在的方向。

3、你說我做:5人一組,1人指揮,4人做動作。(1人指揮站中間,4人聽指揮站4個方向。)

四、課堂小結

今天大家學到了什么?還有什么疑問?

回家按照4個方向觀察房間的擺設,明天來告訴大家。

課后習題

完成課后練習題。

三年級數(shù)學參考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shù)都得0。

2、掌握一位數(shù)除多位數(shù),商中間有0的除法的算理,會正確計算商中間有0的除法。

3、培養(yǎng)學生認真、仔細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商中間有0的一種情況;求出商的最高位后,除到被除數(shù)的.某一位是0就商0。能正確計算商中間有0的除法。

教具準備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教,學設計個性化設計及反思

一、學前準備

1、口算練習(出示卡片)

2、說出每個數(shù)中的0表示的數(shù)值。

(1)板書:39

請說出3和9各表示的意義。

(2)板書:0

請學生說出0表示的意義。

(3)在3和9的中間添上一個0,使39變成“309”,請同學說出0在這個位置表示的意義是什么?

二、探究新知

1、學習教材第23頁例5。

(1)提問:哪個數(shù)和5相乘得0。

(2)列式計算:0÷5=0

(3)理解0÷5為什么等于0。

(4)結合算理說一說,0÷20÷8各得多少。

(5)總結: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shù)都得0。

2、學習教材第23頁例6中的(1)題。

(1)理解題意。根據(jù)題意可知,小明買了2套中國古典名著,花了208元,求每套花了多少錢,應該用除法計算,列式為208÷2

(2)板書:208÷2

(3)學生獨立完成筆算。

(4)展示學生筆算過程。

(5)觀察思考:為什么2除到被除數(shù)十位上的0時,商的十位上得0呢?

(6)觀察學生的筆算,講清算理。

(7)自主回顧筆算過程。

(8)同桌交流,商的十位上為什么要寫0。

3、學習例6中的(2)題。

(1)板書:216÷2

(2)探究筆算方法。

筆算時,先用2去除被除數(shù)百位上的2,2除以2得,在百位上商1,再用2去除十位上的1,1除以2不夠商1,要在十位上商0占位,0乘1得0,1減去0還得1,最后被除數(shù)十位上的1與個位上的6合并成16,16除以2得8,在商的個位上寫8。

(3)指名學生到黑板上板演。

三、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1、計算。

(1)獨立完成。

(2)老師巡視,了解學生的做題情況。

(3)對學生計算中的錯誤,有針對性地進行糾正。

(4)了解學生是怎樣驗算的。

2、病題門診。

(1)出示題。

(2)理順思維,觀察發(fā)現(xiàn)。

(3)說一說,這道題錯在什么地方。

(4)指明學生板書并口述怎樣改正。

(5)說一說,做題時要注意些什么。

四、思維訓練

筆算:

(1)嘗試計算。

(2)質疑。問:為什么商中間要寫兩個0?(商中間應該商幾個0,就寫幾個0,不能只寫一個0)

五、板書設計

三年級數(shù)學參考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結合具體情境,在討論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并能正

確地進行計算。結合具體情境,在討論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流程:

一、情境引入,提出問題——植樹節(jié)馬上就到了,你們有什么計劃嗎?請看明明班的同學在干什么呢?

二、引導探索學習新知——出示掛圖,大家看一看,這里有什么?

1、仔細觀察并說出圖意。

2、誰能根據(jù)這幅圖提出問題?

3、試著解決所提問題。引出:20×3=

4、討論算法——20+20+20=602×3=6,20×3=60

三、嘗試解決,拓展應用

1、每箱草莓40個,8箱草莓一共有多少個?(學生獨立解決,全

班交流)

2、70×830×6600×94×6020×73×80090×58×50700×4

3、有三堆香蕉,每堆200根,小象每天吃60根。大象每天要吃

90根。

⑴3頭小象吃一堆香蕉,夠1天吃嗎?

⑵1頭大象一個星期要吃多少根香蕉?

⑶你還能提出兩個數(shù)學問題,并試著解答。

四、小結:

在這節(jié)課中,我們學習了什么新知識?應該用什么方法計算比較簡便?本節(jié)課學生在表內乘法的基礎上,學習并掌握了口算整十、整百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方法。

板書設計:

小樹有多少棵

有3捆樹苗,每捆20棵,一共有小樹多少棵?

20×3=60(棵)

答:一共有小樹60棵。

需要多少錢

三年級數(shù)學參考教案篇5

一、教學目標

使學生結合實際認識長度單位千米,熟記1千米=1000米。

教學步驟

二、通過觀察等實踐活動為新授知識作好準備。

教學前可利用課外活動、隊活動等時間進行一些觀察度量等實踐活動,使學生獲得一些感性知識。

A、參觀車丫和碼頭,看看汽車、火車和輪船的航運里程票價表。

B、觀察公路的里程碑,并從這塊里程碑直到下塊里和碑,實地觀看100米------500米------1000米(就是1千米),體會一下1千米的實際長度。

C、測量操場四周的長度(或跑道的長度),算一算要繞幾圈(或直幾個來回)才是1000米。這樣使學生對“千米”的長短有初步的了解。

三、復習

1、提問:我們學過哪些長度單位?

2、口答:1米等于幾分米,1分米等于幾厘米,1厘米等于幾毫米,1米等于幾厘米。

3、填括號(說一說推理過程):

2米=( )分米 50分米=( )米

6厘米=( )毫米 30厘米=( )分米

7分米=( )厘米 80毫米=( )厘米

四、新授

1、 導入新課

量比較精密的零件常用毫米作單位;量課本的長、寬一般用厘米作單位;量教室的長、寬可用米作單位;那么

測量兩個城市之間的路程用什么單位合適呢?這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新知識。

板書課題:千米的認識

2、 聯(lián)系實際,初步認識“千米”。

(1)知道了1米的長度,你能想象出1000米有多長嗎?

(2)出示運動場遺產(chǎn)示意圖,引導學生觀察并想象:運動場的跑道,一圈通常是400米,跑2圈半大約是1000米。

(3)推出“千米”概念,揭示進率。

A、1000米用較大的單位表示就是1千米,即1千米=1000米。

B、引導學生對上式等號兩端進行比較:用等號連接,說明它們所表示的長度怎么樣?等號兩端的數(shù)字和單位相同嗎?

要表示一個距離的長短,能一不能只看數(shù)字:還要看什么?

C、熟記進率。想想看:“千米”中的“千”相當于1000中的幾個“0”?1000中的幾個“0”相當于一個“千”?

五、練習

1、 根據(jù)實際情況正確選用單位。

教室長3( ),小明身高130( );高速公路長50( );鉛筆尖長4( )。

2、 把下面各數(shù)按從小到大排列起來。

2厘米 2分米 2千米 2米粉2毫米

3、 帶領學生觀察:課前在一條直的路邊量出100米的距離并在兩端插上標桿。問學生:幾個這樣的長度是1千米?

4、 要求學生課后以小組為單位做第71頁“做一做”,中的兩道實踐題。

六、總結(略)

三年級數(shù)學參考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掌握用整十數(shù)除的口算方法,能夠比較熟練地口算。

2、使同學初步掌握除數(shù)是兩位數(shù)的除法估算方法。

3、通過借助小棒學習、小組學習、主動探索等活動培養(yǎng)同學的創(chuàng)新意識以和觀察考慮、合作的習慣,激發(fā)同學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用整十數(shù)除的口算方法,能夠比較熟練地口算。

難點:估算的方法和步驟,掌握取哪一個數(shù)的近似數(shù)。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203=750=63=205=49=

24÷6=8÷2=12÷3=42÷6=90÷3=

二、創(chuàng)設情境。

學校要最近舉行運動會,打算裝扮學校。(出示主題圖)

(1)有80個氣球,每班20個。(可以分給幾個班?)

(2)有120面彩旗,每班30面。(可以分給幾個班?)

根據(jù)每小題的兩條信息,你能提出數(shù)學的問題,并列出算式嗎?

引出意義:為什么這兩道題都用除法計算?(都是把一些物體平均分成若干份)

三年級數(shù)學參考教案篇7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結合實例和具體活動,感知鏡面對稱現(xiàn)象。掌握鏡子內外圖形對稱、左右錯位的規(guī)律,能利用鏡子尋找對稱軸(特別是不能對折的物體)。

2。能力目標:引導學生觀察、探索、發(fā)現(xiàn)、交流,經(jīng)歷探索鏡面對稱現(xiàn)象特征的過程,使學生學會從數(shù)學的角度解釋生活,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創(chuàng)新能力。

3。情感目標: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每個學生都能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

探索鏡面對稱的一些特征。

教學難點:

感知鏡面對稱現(xiàn)象,發(fā)展空間知覺和空間觀念。

教學準備:

課件,鏡子。

教學過程:

一、講故事,引入新課

1。講《猴子撈月》的寓言故事。猴子在路邊散步,看到天空高掛一輪圓月;猴子走到井邊,發(fā)現(xiàn)井邊有一輪圓月,猴子以為天上的月亮掉到了井里;猴子大聲叫喊,同伴扛來長長的網(wǎng)兜。眾猴子怎么也撈不出“月亮”。問題:“這是什么原因?”(不是月亮掉到井里,而是井水倒映出月亮。)“在生活中,你們好有沒有發(fā)現(xiàn)類似的現(xiàn)象?”(照鏡子時,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光滑的地板也會出現(xiàn)倒影等。)

2。揭示課題。

(1)總結,說明以上幾種現(xiàn)象的特征。

(2)板書課題:鏡子中的數(shù)學。

二、組織活動

1。教師示范。

(1)在黑板上貼一個大的黑體字——“王”的一半。

(2)把鏡子放在虛線上(對稱軸),讓全班學生觀察鏡子里的圖形和整個圖形。

(3)讓學生說一說看到了什么?有什么發(fā)現(xiàn)?(看到“王”字,鏡子里的圖形是鏡子外圖形的對稱圖形。)

(4)讓學生試一試。

2。試一試。

第(1)題:讓學生把鏡子放在虛線上,看看鏡子里的圖形和整個圖形。說一說,看到了什么。在書上畫出對稱圖形。說一說,這條虛線在對稱圖形中稱什么?

第(2)題

(1)鏡子中的小女孩是舉起了左手,小女孩其實舉起的是哪只手?

(2)從鏡子你能知道現(xiàn)在是幾點嗎?

(3)小組討論:你發(fā)現(xiàn)了鏡子中有什么數(shù)學學問?究竟小女孩照鏡子時是幾時?

(4)小組代表匯報小組討論的成果。

3。小游戲

模擬照鏡子的游戲。

師:假設蘇老師站在鏡子前,誰來做鏡子中的蘇老師呢?

(師生表演。)

采訪鏡子中的人:你為什么能做得這么準確?

(同桌互相做游戲,請一組學生全班展示。)

三、歸納小結,提升認識

師:今天同學們有什么收獲?你的心情怎樣?

(評析引導學生學會反思,培養(yǎng)學生的總結歸納能力,關注學生情感。)

三年級數(shù)學參考教案篇8

總復習(一)教學目標:

1、復習整十、整百、整千數(shù)乘一位數(shù)及兩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及一位數(shù)除整十、整百、整千及兩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能夠迅速、準確的計算。

2、進一步掌握一位數(shù)乘兩、三位數(shù),一位數(shù)除兩、三位數(shù)的筆算乘除法。

3、鞏固兩步計算式題的運算順序,能夠準確地進行計算。

4、鞏固常用的計量單位以及相互之間的進率關系,進一步建立噸、千克、克的概念。

教學重、難點:

1、通過復習,使學生熟練掌握計算方法,提高計算的速度和準確性。

2、通過復習,使學生對所學的計量單位進行回顧和整理;能夠采用比較法、排除法等方法結合實際,正確使用計量單位。

3、通過復習,激發(fā)學生自己整理知識的興趣,加深對數(shù)學的喜愛,使學生更加樂于學習數(shù)學。

教學設計:

1、談話激趣:同學們,到今天為止,我們三年級上學期的新課程全部結束了。從這節(jié)課開始,我們將對本學期所學過的知識進行回顧整理。到了現(xiàn)在,我們比一比,看一看,哪位同學能幫助其他同學進行復習鞏固??凑l最認真,做得最好!

2、整理回顧口算方法:

(1)出示口算卡片,讓學生利用開火車形式快速計算。

(2)強化口算方法:指名說出204×3和408÷4的口算方法。

(3)計時訓練:我們開始一個小競賽,看誰做的又對又快。請同學們打開書看總復習的第1題,準備好,“開始!”交流,訂正。

3、回顧整理筆算的方法:

(1)口算同學們做得又對又快,筆算是不是也掌握得非常好呢?書上的第5題的算式。

(2)交流,評價。

4、整理回顧兩步計算式題。

(1)在以前我們學生的兩步計算試題中,你學到了什么知識?

(2)試著做一做第9題。

(3)全班訂正。

(4)出示改錯題:判斷下列各題計算是否正確,為什么?

5、復習常用的計量單位。

(1)剛才,同學們計算題掌握的都非常好!這學期我們不僅學會了口算、筆算、兩步計算式題的一些計算方法,而且我們還學會了好多的計量單位。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本學期我們都學過哪些計量單位?

(2)指名回答,師板書:時間單位:年、月、日質量單位:克、千克、噸

(3)請同學們自己完成第2題。填完后再小組內進行交流。

(4)全班訂正。

(5)做第3題。

6、拓展交流:自己再把今天復習的相應的單元內容看一看,有沒有疑難問題,可以詢問老師或其他同學。板書:常用計量單位:1年=12個月1噸=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三年級數(shù)學參考教案篇9

教學目標:

1、在解決如何合理“租車”的活動中,滲透列表解決問題的策略。

2、讓學生在模擬旅游情境中運用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和方法解決旅游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3、在活動中感悟數(shù)學的價值,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同時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重難點:滲透列表解決問題的策略,提高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談話引入課題:淘氣他們學習今天要組織同學們去游樂園玩耍,這節(jié)課,讓我們和他們一起去游園吧(板書課題:我們一起去游園)。

活動一:租車

1.出示情境圖:

師:觀察情境圖,說一說,從圖中,你知道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要解決什么問題?

生1:數(shù)學信息是:有48人去游園,需要租車,小車每輛最多乘12人,租金是120元,大車每輛最多乘18人,租金是160元。

生2:問題是:可以怎樣租車?需要多少錢?

師:把信息和問題完整的讀兩遍,獨立思考,再與同伴說一說:可以怎么樣租車?需要多少錢?

生:獨立思考,與同伴交流可以怎樣租車?需要多少錢?

學生匯報思考的過程:可以租3兩大車,坐54人,有6個空位,租金是3×160=480(元);

2.師:到底有幾種租車方案?我們來整理一下吧。

出示列表:把你想到的租車方案,依次序填在表格里。

生:獨立完成表格,把各種租車方案都填在表格里,交流展示。

展示完學生的列表后,師選出學生(有條理思考的)代表方案展示:

3.怎樣租車最省錢?

1)觀察上面幾個方案,如何做最到省錢?你們有什么發(fā)現(xiàn)?

生:最省錢的是方案4:租1輛小車和2輛大車440元。

師:為何方案1和4都是坐48人,相同的人數(shù),為何租金不同?

2)淘氣說:如果我們是40人,怎樣租車最省錢?你們能幫幫淘氣嗎?學

生用列表的方法試著解決問題,匯報:租2輛小車,1輛大車省錢。

小結:租車最省錢的策略是:車上的座位盡可能坐滿,如果坐不滿,空座位必須盡可能少,盡可能用大車。

師:解決了租車的問題,同學們開心的乘車去游樂園里玩耍了。

在游園的時候,同學們又遇到了數(shù)學問題,請我們幫忙解決呢。

活動二:

購買紀念品1.師出示情境圖:觀察情境圖,你知道了什么?

生:觀察,匯報:小包裝里有3個玩偶,每盒5元,大包裝里有4個玩偶,每盒6元。買30個玩偶,可以怎么樣買?

師:大小包裝各需要幾盒?獨立思考問題“可以怎樣買?”請你寫出3種購買方案,哪種最省錢?

問:怎樣寫出你的方案呢?(生:用列表)

2.學生在題單上完成表格2,交流展示:

比較:哪種方案省錢?討論:省錢的方案有什么規(guī)律?(盡量購買大包裝盒的省錢,因為大包裝盒里每個玩偶的單價少)

生:觀察表格,思考,交流,匯報。

師:利用列表還能解決什么問題呢?

生:自由回答活動

三.鞏固應用

師:剛才我們學習了用列表的方法解決了租車和購買紀念品時遇到的數(shù)學問題。現(xiàn)在你能用學到的知識,幫助笑笑和淘氣解決他們在游園時遇到的問題嗎?

1.笑笑的問題是:買50個玩偶,怎樣買最省錢?

2.淘氣的問題是:如果大車可8人,小車可坐5人,我們28人乘車,怎樣安排車輛空座最少?

學生獨立思考,用列表的方法,解決這兩個問題。師巡視,個別指導。

學生展示,匯報。

四.小結: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從游園的活動中,學到了什么數(shù)學知識?學生回顧,思考,自由發(fā)言。

教學反思:在解決如何合理“租車”的活動中,滲透列表解決問題的策略。讓學生在模擬旅游情境中運用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和方法解決旅游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三年級數(shù)學參考教案篇10

教學目的:

1、通過觀察,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長方形的特征的認識,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2、使學生初步建立周長的概念,理解和掌握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3、通過對長方形周長計算公式的推導,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判斷、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

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長方形周長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投影機、投影片、鐵絲等。

教學過程:

一、準備

教師出示動物園籃球場平面圖,提問:動物園籃球場是什么形狀?長方形有幾條邊?有什么特征?

二、誘發(fā)

投影:例1動物園籃球場長26米,寬14米,小狗花花繞籃球場跑一圈,它跑了多少米?

課件展示:小狗花花圍著籃球場走一周。教師:它走了多少米?怎么計算出來?(激發(fā)學生動腦筋想辦法)

26+14+26+14=80(米)

長+寬+長+寬=長方形的周長

三、釋疑

1、教師引導學生說出:小狗花花走一周的長度就是這個長方形的四條邊的總和。教師板書:長方形四邊長度的和叫做長方形的周長。

2、讓學生比劃周圍一些長方形的周長。例如:黑板、桌面、課本等。

3、展示:長方形對邊相等。教師:根據(jù)長方形的特征,我們能不能找出計算長方形周長的其他方法。學生推導出下面的計算方法(利用對邊相等)。

26X2+14X2=80(米)

長方形的周長=長X2+寬X2

4、展示:小狗花花先走一個長,再走一個寬。提問:這時它走了多少米?是長方形的周長的多少?展示:小狗花花接著走完全程。教師提問:剩下的路程是長方形的多少?長方形的周長還可以怎樣求?學生進一步觀察后,推導計算長方形周長的第三種方法。

(26+14)X2=14(厘米)

長方形的周長=(長+寬)X2

教師根據(jù)實際情況板書幾種長方形周長計算的方法。讓學生觀察以上幾種計算方法,比一比發(fā)現(xiàn)第三種方法最簡便。最后師生共同總結:長方形的周長=(長+寬)X2

5、讓學生議一議:要計算長方形的周長需要知道哪幾個條件?

6、教師出示例2(投影),學生獨立解答。

7、教學例3,學生讀題后,教師操作:拿一段長50厘米的鐵絲,先量出一個長,用鐵鉗擰成90度角,再量出一個寬,用鐵鉗擰成90度角擰成一個長方形后,讓學生觀察并討論:剩下的部分等于什么?(鐵絲的長度-長方形的周長)然后讓學生根據(jù)長方形的周長計算公式解答此題。

8、投影:(讓學生在課堂獨立做兩道題)

四、轉化和應用

投影:

1、數(shù)一數(shù),下圖中有幾個長方形。

2、量一量各個長方形的邊長,計算各個長方形的周長。

課件:展示黃、紅、藍三個長方形。

三年級數(shù)學參考教案篇11

教學內容:

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

一、教材分析

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是新課程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內容,是學生在掌握了一些整數(shù)知識的基礎上初步認識分數(shù),分數(shù)與整數(shù)有很大的差異,是數(shù)概念的一次擴展。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掌握萬以內整數(shù)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這一單元的起始課,也是這一單元的核心,對以后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

1、體驗平均分;初步認識并理解幾分之一,會讀寫幾分之一。

2、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shù)大小。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3、在動手操作、觀察比較中,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自主學習能力和數(shù)學思考能力。

教學重點:初步認識幾分之一,會讀寫幾分之一。

教學重點:能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shù)大小。

教學過程:

[片斷一]創(chuàng)設情境,初步感知

1、通過對“一半”的認識,理解“一半“的含義

師:說一半是多少:

(1)全班同學的一半

(2)一個西瓜的一半

(3)一個蘋果的一半

2、說說一半是怎么分的?(平均分成相等的2分,兩份中的一份就是一半)

3、所有事物都可以分出一半,一半能用哪個數(shù)來表示呢?

像全班同學的一半是用26表示,我們能說清它有多少: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還會經(jīng)常碰到類似這樣一個西瓜的一半、一個蘋果的一半的情況,我們無法用所學的數(shù)說清它到底有多大。于是在數(shù)學上引入了分數(shù),就象剛才這位同學說的可以用二分之一,這個分數(shù)表示這個圓的一半。任何事物的一半都可以用它來表示。

4、收集生活中的分數(shù),如醫(yī)生囑咐每次吃1/2的藥片和1/4包的藥, 讓學生說說1/2、1/4怎么讀、表示什么意思?懂得意思才能正確吃藥,不至于吃錯藥而影響身體健康。

5、折一折:在長方形紙或圓片上折出二分之一,涂色表示 。

[片斷二]動手操作

動手操作,理解四分之一

師:1、你能折出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你能折嗎?

2、折好涂色表示四分之一,交流。(學生對二分之一有了初步認識后,對折四分之一感到很順利)

3、折的方法不同,形狀也不同,為什么都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呢?(通過這一折,學生理解了只要是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四分之一)

4、辨析:哪幾個圖形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說明理由。類比聯(lián)想,抽象概括

[片斷三]分子是1的分數(shù)大小比較

師:1、折過了四分之一,你還能折一折,取一份用分數(shù)表示嗎?學生折出了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三十二分之一等等,他們通過自己操作而得到新的分數(shù)很興奮。

2、折出了這么多的分數(shù),你覺得誰折的分數(shù)大?

大部分學生都認為三十二分之一最大,折出的八分之一最小,并且還說了理由:32比8大,當然1/32大。一些學生發(fā)現(xiàn)越折越小了,覺得1/32是最小的。這時教師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平均分的份數(shù)多了,它的一份就小了。

3、回到折紙時的分數(shù)比較,1/8和1/32的比較,這時候,同學們都笑了,原來不能直接用32與8的比較來比較分數(shù)的大小,學生認識上提升了。理解了分母越大,平均分的份數(shù)就越多,其中的一份就越小。讓學生說一說怎樣比較幾分之一分數(shù)的大小。

三年級數(shù)學參考教案篇12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認識重量單位噸,建立1噸的重量概念。

2、學會換算質量單位。

3、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存在這些質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認識重量單位噸,建立1噸的重量概念。

教學難點:

學會估計生活中的物體的質量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探索新知

1、猜一猜物體的質量

(1)老師手里握著一枚胸花,讓學生猜一猜,老師手里有什么,并估測它的質量。

(2)、猜一猜老師約有多重。

(3)、再猜一猜一頭牛媽媽、一匹馬爸爸、一頭豬姐姐、一只熊哥哥約重多少千克?

2、講故事

師:這些動物們都住在美麗的森林村,森林村是在一條河岸上,這條河,河水很清,在河對岸也有一個村莊,這個村莊住著白兔、小猴等動物。

3、認識噸,建立1噸的質量概念。

師:

(1)牛媽媽、馬爸爸、豬姐姐、熊哥哥能一起過橋嗎?請同學們打開書,翻到第十一頁,看第十一頁的例6。

(2)各學習小組議一議,這四只動物能一起過橋嗎?為什么?

(3)匯報;

4、小結:

(1)噸是比千克大的質量單位。

(2)1噸=1000千克

5、請學生說一說生活中什么東西大約重1噸。

二、單位名稱之間的換算

1、讓學生獨立完成教材中的例7

2、匯報

3、總結單位名稱的換算方法。

三、鞏固、運用新知

1、讓學生說一說用噸作單位的物品有哪些?

2、獨立完成練習三的第一題和第二題。

3、指導學生完成做一做的第二題和練習三中的第三題和第四題。

四、全課總結:

說說這節(jié)課你認為自己表現(xiàn)得如何,你有什么收獲?

三年級數(shù)學參考教案篇13

一、教材簡析:

這部分教材是這一單元內容的綜合練習,讓學生通過練習更好地體會小數(shù)的含義,掌握一位小數(shù)的讀寫、大小比較以及加減計算。

二、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小數(shù)的含義,會讀寫小數(shù)并比較。

2、熟練掌握小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并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了解小數(shù)的產(chǎn)生,知道一些事物的發(fā)展過程,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正確地認識事物的能力。

三、教學過程:

1、用小數(shù)表示下面各圖的涂色部分:(圖略)

讀完題目要求,讓學生說說題目要求中的關鍵詞。(小數(shù)、涂色)

把答案寫在書上,交流。

指出:完整的一個正方形,我們可以用“1”表示。

2、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小數(shù)(題略)

同樣,讀完題后要求學生說出題目要求中的關鍵詞。

學生練習,并交流。

3、三位小朋友儲蓄的錢數(shù)如表,說說每人儲蓄的錢是幾元幾角?誰最多?誰最少?

你還能發(fā)現(xiàn)什么信息嗎?

4、在□里填上合適的小數(shù)

注意:1后面是一點幾,2后面是二點幾,數(shù)的時候要數(shù)完整,前后要兼顧。

在填出的數(shù)中,哪個最接近0。5,哪個最接近2?

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如果沒有“在填出的數(shù)中”這一要求,你會怎么考慮呢?

5、加減對比練習:

0.5+0.32.6-0.87.8+1.16.2-3.9

0.5-0.32.6+0.87.8-1.16.2+3.9

提醒學生看清楚加減符號,再計算。

6、繩子長10。5米,綁樹苗用去3。2米,修籬笆用去4。6米

兩次一共用去多少米?還剩多少米?

7、爸爸和小明做衣服用布的米數(shù)如表(表略)

(1)爸爸做一套衣服用布多少米?

(2)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注意指出:一般我們會提一些求和、求差的問題,在提的時候,要聯(lián)系生活實際去考慮該問題是否有實際的意義。比如說這道題,如果把爸爸做上衣用布和小明做褲子用布合起來,顯然是不合適的,那就不要問這類問題。

更明顯的例子:兩個學生跳高,我們只能比他們誰比誰跳得高多少,而不能算他們合起來一共跳得有多高,顯然后面這個問題在現(xiàn)實生活中是沒有意義的。

所以提問題也不能隨便提,還要考慮到現(xiàn)實的情況。

8、你能根據(jù)每一組數(shù)排列的規(guī)律,接著往下寫嗎?

先請學生說說每一組的規(guī)律是什么?自己是怎么發(fā)現(xiàn)的。再說說按照這個規(guī)律接著往下寫,應該寫什么。

課后小記:

書上的第107頁的思考題,難度過大了,很多學生看見題目后都不知道怎么下手,在這種情況下,老師很刻意的講解我覺得也沒有多大的意思。我覺得思考思考題應該至少要有小部分的學生能自行解決,更多的是有點模糊的感覺,這時老師的講解可以讓他們茅塞頓開,才是有效的,而這道題我覺得對學生而言太難,反而學生會沒有興趣。

三年級數(shù)學參考教案篇14

一、單元教材分析

本單元的主要學習任務是:

理解除法的含義;認識除法算式中各項名稱;學會列除法豎式,并會用乘法口訣計算除法;會計算有余數(shù)的除法;會用除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為今后繼續(xù)學習奠定基礎。

二、單元教學目標

1、使學生結合具體情境,感知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意義。

2、使學生能夠比較熟練地口算和筆算有余數(shù)的除法。

3、使學生初步學會用有余數(shù)的除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三、單元教材編排特點

1、在具體生動的情境中感受數(shù)學學習的價值;

2、創(chuàng)設學生自主建構知識的活動和思考空間;

3、內容的設計有一定的彈性,且形式多樣。

四、單元教學建議

1、重視引導學生在具體環(huán)境中理解數(shù)學知識;

2、加強觀察、操作活動的教學;

3、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教學重點

1、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情感投入;

2、引導學生學會觀察,自覺地關注身邊的生活現(xiàn)象,充分地感知事物后面隱藏的數(shù)學信息,對收到的各種數(shù)據(jù)進行合理的加工和提煉,從而發(fā)現(xiàn)、提出和解決問題,并加以綜合運用。

六.課時安排

本單元用5課時完成

七.突破方法:

1.讓學生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來學習計算。

2.培養(yǎng)估算意識和估算能力。

3.恰當、適時的運用合作學習方式。

4.教師要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交流探索和討論。

八.課時教案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教材P50~~P51上的內容。和P53練習十二第1、2題。

●教學目標:使學生會用口算和筆算計算有余數(shù)除法。

●教學重點:1、理解除法式子中各部分的名稱。2、掌握有余數(shù)除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生成問題

1、在()里最大能填幾?5×()<16()×6<254×()<23133×()47>()×6()×8<26

2、計算:8÷4=45÷5=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教學教材P50例1。(1)利用情境引出計算問題。15÷5=[](組)(2)利用學過的表內出發(fā)教學豎式,通過在豎式中注明各部各稱,幫助學生理解豎式中各部分的含義。(3)自主探索,匯報結果。(結合豎式的計算過程讓學生討論交流豎式中各部分的含義和豎式的寫法。)

2、學P51例2。(有余數(shù)的除法)(1)采取例1情境的延續(xù)。一共有23盆花,每組擺5盆,最多可以擺幾組,還多幾盆?23÷5=4(組)…………3(盆)(2)橫式與豎式對比,了解有余數(shù)除法的含義。(3)注意:[1]商和余數(shù)的實際含義。商和余數(shù)的不同單位名稱。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教材P51。“做一做”。(1)先填一填。(2)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計算時要注意些什么?(3)訂正錯誤。

2、試一試自己的能力。用豎式計算下面各題47÷6=33÷8=小組討論通過以上計算,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1]、[2]、[3]略

3、作業(yè)練習。(1)找病因(并改正)(2)把橫式改寫成豎式,并注明各部分名稱。60÷7=()…………()

4、完成教材P53第一題。

5、小組批改作業(yè)。(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訂正錯題)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師:從這節(jié)課中你們又學會了那些本領?在計算有余數(shù)的除法中應該注意些什么?你們還有什么問題要問的?

三年級數(shù)學參考教案篇15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姓名筆劃數(shù)統(tǒng)計表每人一張。

三、教學目標與策略選擇

平均數(shù)作為統(tǒng)計知識中的一個重要內容,是常用的一種“特征數(shù)”。教材中所介紹的是一堂求算術平均數(shù)的課,從基礎知識來看,一是理解平均數(shù)的意義;二是掌握求平均數(shù)的方法。前者屬于數(shù)學思想,后者屬于數(shù)學方法。對于本課我從統(tǒng)計的角度出發(fā),在考慮這節(jié)課“教什么”的問題時,根據(jù)教材特點,把教學目標定位為:重點教學平均數(shù)的意義,其次才是求平均數(shù)的方法。在考慮“怎么教”的問題時,首先從學生方面考慮,因為知識并不能簡單地由教師傳授給學生,只能由每個學生依據(jù)自身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主動地加以建構。再根據(jù)教材特點,我主要通過創(chuàng)設一定的問題情境,使學生在解決問題中深刻感悟平均數(shù)的意義,從而更好地掌握求平均數(shù)的方法,并能靈活應用,解決實際問題。具體如下:

(一)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經(jīng)歷探索、思考、交流等數(shù)學過程理解平均數(shù)的實際意義,掌握平均數(shù)的特征,并且會運用平均數(shù)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2、讓學生探索平均數(shù)的求得方法的多樣性,能根據(jù)具體情況靈活選用方法進行解答,感受計算方法與策略的巧妙,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興趣,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

3、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習慣,讓學生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二)教學重點:理解平均數(shù)的意義和求平均數(shù)的方法。

(三)教學難點:理解平均數(shù)的意義。

四、教學流程設計及意圖

教學流程

設計意圖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師:同學們,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來研究我們的姓名,誰愿意把自己的姓名向大家介紹介紹。(學生高聲的介紹自己的姓名)

師:誰又能知道老師的姓名呢?

學生說一說后,出示自己的姓名。

師:能完成這表格嗎?(學生數(shù)一數(shù),完成表格)

筆畫數(shù)

師:能否把你自己的姓名與筆畫數(shù)也制成這樣的表格,比一比,看看誰制作的最漂亮。(學生動手制作表格)

師巡視指導,搜集、選擇教學信息。學生完成后作簡單交流。

(二)解決問題,探索新知

1、在解決問題中感知概念

師:請觀察老師姓名的筆畫數(shù),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預設生(1)每個字筆畫數(shù)的多少?

(2)比多少?

(3)發(fā)現(xiàn)數(shù)字間的規(guī)律。

(4)求總數(shù)?(師追問:你是怎樣算出來的?)

師:知道了筆畫數(shù)的總數(shù),你現(xiàn)在又能解決什么問題?

預設生:可以求出平均每個字的筆畫數(shù)。

師:平均每個字的筆畫數(shù),你是怎么得來的?

預設生(1)通過計算(7+5+9)÷3=7

(2)通過移多補少得到。

2、在對話交流中明晰概念

師:胡老師的姓名平均筆畫數(shù)7畫,這又表示什么?

預設生(1)表示胡必泛三個字筆畫數(shù)的平均水平。

(2)表示老師姓名筆畫數(shù)的一般水平。

師:那這7畫與胡必泛這三個字的筆畫數(shù)之間還有關系嗎?

(學生小組討論,教師巡視指導。討論完畢,開始全班匯報交流。)

預設生(1)有關系的,是他們的中間數(shù)。

(2)平均筆畫數(shù)比筆畫最多的少一些,比筆畫最少的多一些。

(3)平均筆畫數(shù)在筆畫最多的數(shù)字與筆畫最少的數(shù)字之間。

(4)平均筆畫數(shù)就在這三個字筆畫數(shù)的中間位置。

師:從同學們的發(fā)言中我發(fā)現(xiàn),平均筆畫數(shù)反映的既不是這三個字中筆畫最多的那個,也不是反映這三個字中筆畫最少的那個,而是處在最多和最少之間的平均水平。我們把7叫做胡老師姓名筆畫數(shù)的--平均數(shù)。(板書課題)

師:請同學們算出自己姓名的平均筆畫數(shù)。(師巡視指導,選擇、搜集有價值的信息。)

師生交流計算的方法與結果。

3、在比較應用中深化概念

出示教師巡視時搜集的三個學生的姓名筆畫數(shù)統(tǒng)計表。(一學生姓名兩個字,一學生姓名三個字,一學生姓名四個字。)

師:比較他們姓名中每個字的筆畫數(shù),你有什么方法?

預設生(1)比筆畫數(shù)的總數(shù)。

(2)比平均筆畫數(shù)。

(讓學生先在小組內討論,然后組織全班匯報交流。)

預設生(1)比總數(shù)好比,能夠很清楚明了的知道誰的姓名筆畫數(shù)多,誰的姓名筆畫數(shù)少。

(2)比平均數(shù)公平,因為他們三個人的姓名字數(shù)不一樣多,分別是2個、3個和4個,比總數(shù)的話字數(shù)越多,筆畫數(shù)相對就會多起來,這不公平,而平均數(shù)卻能反映每個字筆畫數(shù)的總體情況,與字數(shù)的多少無關,這就比較公平合理。

學生運用平均數(shù)進行比較,然后組織交流。

師:比完后你有什么感想?(生回答略)

師:假如用這三個字姓名的筆畫數(shù)與胡老師的姓名筆畫數(shù)相比,那又可以怎么比呢?

預設生:既可以用平均數(shù)來比,也可以用總數(shù)來比。

師:同學們做得很好,在比較時考慮到了字數(shù)的多少,公平與否。

出示(1)文成縣實驗小學四年級平均每班有學生56人。

(2)四(3)班上學期期末考試數(shù)學平均分是81分。

師:你猜這些數(shù)據(jù)是怎么得來的,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用處?

(學生小組討論,然后全班匯報交流。)

預設生(1)56是四年級總人數(shù)除以班級數(shù)得來的,表示四年級每班人數(shù)的平均水平,不一定每班就是56人,但可以預測每班的大致人數(shù)。

(2)略

(三)嘗試解題,自主歸納

師出示例題:

有一個籃球隊的5個同學,身高分別是148厘米、142厘米、139厘米、141厘米、140厘米。他們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師:誰來估計一下這個小組的平均身高大約是多少?并說說你的理由。

預設生的估計數(shù)在139--148之間,如果超出這個范圍,則要組織討論所猜的數(shù)值為什么不可能,從而加深對平均數(shù)概念的理解。

學生列式計算,教師巡視指導。選一個學生板書列式,(148+142+139+141+140)÷5

師:你們知道這位同學是怎么想的嗎?

預設生:我先求出這個小組5位同學的身高和,然后除以小組人數(shù)。

學生計算,注重計算方法的選擇。然后交流。

師:大家能不能總結一下求平均數(shù)的方法?個人先想一想,然后小組內交流。

(學生小組合作,交流看法,教師參與討論。)

學生匯報后,教師簡單小結求平均數(shù)的一般方法,總數(shù)÷份數(shù)=平均數(shù)。同時說明有時也可以運用移多補少的方法求平均數(shù),對計算答案的過程對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要求,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在此暫時不作總結提升,留待練習課中予以落實。

513063